
公元1517年, 德國神學教授馬丁路德為了抗議腐敗的羅馬天主教廷發行贖罪券(花錢買此券, 就可以贖罪進入天國, 是中世紀羅馬教廷的斂財手法), 在威騰堡大教堂外貼出”九十五條”大字報, 公開質疑挑戰教廷的腐化權威, 要求與羅馬當局辯論, 掀起徹底改變歐洲文明面貌的宗教改革運動. 當時的英國國王亨利八世為了離婚問題與教廷決裂, 藉機宣佈英國境內天主教會組織脫離羅馬教會, 另創英國國教會, 自任國教最高領導人, “伊莉莎白”這部電影所描述的, 乃是亨利八世死後英國的政教混亂局面和繼任的伊莉莎白女王統治初期的情勢.
電影中的伊莉莎白是由澳洲演技派女星Cate Blanchett主演, 天真懵懂, 情竇出開的少女伊莉莎白是新教徒, 她兩歲時母親安波林被亨利八世以通姦罪處死. 而她的同父異母姐姐, 瑪麗女王, 則是極端天主教徒, 當權後大肆迫害新教徒, 瑪麗的健康情況欠佳, 她擔心死後接著繼位的伊莉莎白會恢復亨利八世創立的新教, 於是她將伊莉莎白逮捕投入監獄, 軟硬兼施地要伊莉莎白保證天主教的領導地位, 伊莉莎白心中恐懼, 但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仍堅持原則. 不久瑪麗即行駕崩, 伊莉莎白順利繼位.
伊莉莎白繼承的英國內部分裂擾攘, 國庫接近破產, 外則有法國和西班牙虎視耽耽, 兩國皆以婚逼和, 要求伊莉莎白下嫁他們的貴族或國王以換取支持. 當然, 英國的土地和人民則成為嫁妝. 伊莉莎白起初老大不願意, 是因為心有所屬, 但是她的情人幼稚衝動, 不顧全大局, 後來還被發現早有結髮妻子, 背叛和欺騙的痛苦讓伊莉莎白對愛情徹底死心, 隨後接受大臣Walsingham的建議, 對處心積慮要推翻她的政敵先發制人, 一舉擊潰他們的勢力, 接著拒絕法, 西兩國的和親提議, 帶領人民走自己的路, 開啟英國第一個黃金時代.
影片中的最後一幕, 伊莉莎白將臉塗白, 身著白色大禮服, 一派莊嚴地從令人目眩的強光中走出, 伸出帶著戒指的手向被景象震攝的大臣說道: “仔細看好, 我已嫁給了英格蘭(英國).” 不像其它新教派, 英國國教跟天主教沒有太多不同, 是亨利八世為了解套自己的婚姻問題才設立的, 所以許多國教徒跟天主教徒一樣信奉聖母瑪麗亞, 伊莉莎白是” 君權神授”理論的信徒, 她一身純白從光中走出, 就是要塑造聖母瑪麗亞純潔光明的形象, 讓國人崇拜, 景仰她, 相信她是上帝的代言人. 而她既已聲明嫁給國家, 終其一生她沒有嫁給任何個人.
因該片提名奧斯卡女主角的Cate Blanchett成功地演繹了年輕的伊莉莎白, 從涉世未深即掌大權的無知少女, 然後在各方壓力下內心的煎熬與感情生活受到羞辱的不堪, 到最後的覺悟與自我形象重建, 深刻的表現一代女王的心路轉折. 其他的同片演員也都素質整齊(英國片向來的傳統), 發揮角色應有的層次. 這部歷史劇節奏緊快, 劇情張力強, 故事未必全然真實, 不過這部英國宮廷劇仍算忠實的呈現都鐸王朝最後一任君主不平凡的出身與風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