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如果Oryx and Crake有著建立烏托邦的企圖,那麼"美麗新世界"就是烏托邦的完整體現. 作者Aldous Huxley運用其廣博的生物學與心理學知識以及成熟的寫作技巧建構了一個所謂"完美世界",對人類的未來做出大膽的推測與警告.
書名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引用自莎士比亞的"暴風雨"--當在荒島長大的主人翁第一次看到一群衣著華美的人們時忍不住讚嘆他們進步的生活,卻不知這些人內心的醜惡. "美麗新世界"中的執政者利用性雜交,藥物和各種感官的享樂麻痺人心,再以洗腦的方式將階級意識及物質觀制約在每一個人心中,形成自我禁錮. 獨立思考的個人被視為破壞社會秩序的異類. 在這個超穩定的完美社會中,人性已經完全的喪失,悲憫寬容連同文學藝術一起被拋入歷史的灰燼,人是文明的實驗品及奴隸,依照需求被創造與被銷毀,一切看似如此美好,一切又如此冷酷無情.
Huxley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完成了這部不朽的傑作,當時社會動蕩不安,工業革命初期的樂觀自信已經被機械戰爭的恐懼所取代,一場規模空前的大屠殺即將展開. 我們由此便不難理解Huxley對人類未來的悲觀. 但縱觀歷史,人類嗜血相殘的習性久遠且循環不已,追求和平的聲音是多麼的渺小,心靈自由看似遙不可及. Huxley沒有答案,因為人們不能傾聽.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