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臺灣的多愁善感的人們應該多少都讀過村上春樹的作品. 像“聽風的歌”算是我的村上春樹入門讀物. 但就如同多數的日本新老作家, 他們的文章字裡行間總是瀰漫著曖昧不明的情愫, 有時候接近要死不活的程度很是煩人. 最後不得不決定放棄. “迴轉木馬的終端”是我九年後接觸的第一本村上春樹的作品, 這本小說由八個短篇故事集合而成, 有些是作者親歷或從認識的人口述得來, 故事的背景人物多為20世紀後半期的東京, 及在這個二次大戰後急速蛻變的現代都會中的男女.
“迴轉木馬的終端”沒有高潮迭起的劇情, 村上春樹依舊保持他一貫的寫作風格, 筆觸細膩的處理每一個環節, 每一篇故事娓娓道來, 像是有人在你耳邊輕語傾訴他或她的內心秘密, 而“窺視人們的生活越多, 我們越會被一種無力感所捕捉”, 村上春樹如此形容. 這種無力感不僅是對他人的遭遇, 也是對自己生命的感受. 這些故事裡面的主角們, 在生命中的某一個階段, 或許幾天, 或許幾年, 當過去瑣碎的情緒沉澱到一個臨界點時, 生理和心理上產生了無法控制的變化, 那些不明所以從內心湧出的感覺衝擊著當事人的當下的決定, 有些會隨時間逐漸消褪, 例如”棒球場”中偷窺心儀女孩的大學生, 有些則會深刻的留下痕跡, 像是”雷德厚森”裡憎恨丈夫而決定離婚的中年婦女.
對我而言, 這本書帶來的感觸是更貼近個人的. 當我們是聆聽者時, 我們從敘述者口中分享許多故事, 但是大多數時候我們也不能做什麼, 只是靜靜的聆聽和回應, 而當我們對換成敘述者的角色時, 我們會貪心地想要對聆聽者一次傾吐心中所有的積纍, 但是除了心情因為有一個流洩的缺口而感到輕鬆一點以外, 其實並不能解決問題本身存在的事實, 人沒有辦法消除任何東西, 只能等它自己消失.
村上春樹不愧是日本都會型文學旗手, 能精準的掌握現代都市居民的人際疏離感和壓抑, “迴轉木馬的終端”或許不是村上春樹最好的作品, 不過這些短篇故事可以幫住初次接觸他的作品的讀者在較短的時間進入他的文學世界, 或者說, 同時進入自己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