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白先勇先生的文學作品已經被無數專家討論過, 而臺北人是我唯一讀過的白先勇作品, 我無意也沒能力長篇大論的探討其人其書, 只想寫一點微邈的東西來向這位偉大而且還健在的文壇巨匠致敬.

如果張愛玲的’傳奇’要我們看到華麗背後的蒼涼, 白先勇的’臺北人’則是赤裸裸的荒蕪.

‘臺北人’講的是國共內戰後逃到臺灣並定居在臺北的外省人, 十四個短篇故事涵蓋當時來台大陸人各個階層, 從家庭長工到酒家女, 從餐館老闆娘到落魄教授, 每一個角色背後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而這些往事如鬼魅般如影隨行的糾纏著這些背井離鄉的人們. 有些時候作者用第一人稱帶領讀者深入主角的內心世界, 有時以旁觀者的角度旁白文中人物的七情六慾. 強烈的宿命感訴說著人生無可避免的悲哀是常見的主題, 像是’一把青’裡因新婚丈夫殉職而不再信任感情的朱青, ‘遊園驚夢’裡與丈夫部屬發生不倫之戀而悔恨終身的錢夫人. 他們或多或少因沉緬於過去種種, 因而對現時產生逃避或情感投射的心理.

讀完通篇‘臺北人’沒有艱澀難懂的地方, 原來偉大的作品也可以做到雅俗共賞. 故事體裁雖然偏向悲劇, 事實上許多篇文章裡面有趣的對話還是令人莞爾. 作者雖有借用一些西方的寫作技巧, 例如描寫心理情境轉折的意識流(遊園驚夢), 但是基本精神還是源自於中國明清小說文學的滋養(例如紅樓夢), 人物對白不會咬文嚼字, 簡單俐落卻能清楚交代. 作者細膩流暢的筆觸和如微的觀察讓每個書中人物都有鮮明的性格, 讀之如身歷其境.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故事的主角來自大陸, 所以’臺北人’有其侷限性. 但是如同余秋雨先生所說的, 白先勇始終抓住’臺北人’中的”人”來作文章, 縱使人事時地物會因時代的不同而改變, 但是做為人, 我們仍舊會面對困境, 受到誘惑, 或身不由己的做出選擇. 我們應該如何自處? 這些生命的課題是永恆不變的.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ybermark 的頭像
cybermark

誰道人生無再少

cyberm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