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Odyssey原是一部古希臘史詩, 敘述英雄Odysseus在Troy戰爭結束後歷盡艱險的返鄉旅途. 後來Odyssey被援引為充滿驚奇挑戰的長途旅程. 在漢文裡似乎沒有類似對應的名詞. 大概是漢族人個性安土重遷, 缺乏冒險精神的緣故. 2001: A Space Odyssey這部電影翻成太空漫遊很難讓人聯想到這部科幻片傑作的深度和它對往後40年的同類型片走向的巨大影響.

1968年, Stanley Kubricks和作家Arthur Clarke共同創作這部以未來太空旅程為背景的科幻片. 故事從史前猿人時代開始, 一塊黑色的大石板某日突然佇立在一群饑寒交迫飽受野獸威脅的智人面前, 引發智人族群的騷動和改變, 接著時光倏然跳回百萬年後的21世紀, 科學家在月球殖民地上發現一塊類似的黑色石板, 於是決定派遣探險隊前往木星尋找石板背後的真相.

Odyssey可以從兩個層面來解釋, 廣義的說, 人類文明的過程就是一個充滿挑戰的旅程, 百萬年來人類在天災人禍中持續繁衍生存, 百萬年後人類又會走向何方? 另一方面, Odyssey在電影中也指探險隊在旅程中面對未可知的, 危機四伏的遼闊太空. 電影中也對人類對工具的掌握揭示”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警訊. 智人所用的獸骨, 太空船中會思考的電腦, 它們給人類帶來方便, 也同時帶來災禍, 而人們總以為自己可以控制一切.

這部電影的配樂相當精彩, 是少數成功使用既有音樂受到好評的作品. “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説(Also Sprach Zarathustra)” 配合尼采的超人學說象徵文明的躍進, “藍色多瑙河(The Blue Danube)” 運用華爾滋舞曲表現太空旅程的優雅和文明. 有別於之前的科幻片中多是陰暗恐怖的外星世界, “2001太空漫遊”的色調明亮, 所使用的特效在40年後看起來還是相當有說服力.

“2001太空漫遊” 為科幻類電影矗立新的里程碑, 讓科幻電影從純粹賣弄特效的膚淺轉變成擁有靈魂的未來寓言.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ybermark 的頭像
cybermark

誰道人生無再少

cybermar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